地震数据是支持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性数据,其在城市规划、工程建设、应急响应、科学研究及保险评估等多个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。可靠的地震数据能够帮助预测地震趋势、评估灾害风险、制定应急方案,并为震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。
目前,我国最官方、权威的地震数据来源是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。该平台由专业机构维护,提供包括地震目录、震源机制、强震动记录、GNSS数据等多项内容(部分数据可直接下载,还有一些数据需要签署协议后获取)便于政府、科研机构及社会公众使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,应始终从该官方渠道获取地震信息,避免使用来源不明、未经认证的非官方数据,以免带来分析偏差和法律风险。
在处理和分析地震数据过程中,QGIS作为最流行的免费开源GIS软件,提供了强大的地理信息处理与可视化功能。你可通过QGIS导入地震数据,进行空间查询、热点分析、时空模式识别等操作,还可制作震中分布图、地震危险性地图等专题图,显著提升地震相关研究的效率与深度。

获取地震数据
打开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,注册账号。
访问速报地震目录。选择数据时间间隔,点击查询后,再点击下载按钮。获得的数据格式是Excel。打开Excel,另存为CSV格式。
地震数据导入QGIS
使用QGIS打开CSV数据文件后,打开图层样式,设置符号和注记样式,或者使用热力图方式显示。
点击这里,学习使用QGIS打开CSV文件

QGIS分析工具
邻近分析
距离矩阵:计算每个地震点到最近人口聚居地(或其他点)的距离,并生成连接线
距最近枢纽:计算点图层中每个要素到最近中心点的距离,并生成连接线
空间分布
最近邻分析:分析地震点的整体分布模式(聚集、随机、离散) -
空间查询(按位置选择): 筛选特定区域内的地震点(如某国境内)
区域划分
沃罗诺伊多边形(泰森多边形):为每个地震点创建其影响范围的多边形
几何属性计算
添加几何属性:计算泰森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
分析方向
结合上述工具,可以对全球地震数据进行多角度探索,以下给出几个常见的分析方向。
地震活动性分析:计算特定区域/时段的地震频度、强度,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。
地震与环境关系:分析地震与断层、地形地貌的空间关系。
地震风险评估:结合人口分布、经济密度、建筑物类型等数据,进行简单的地震风险评估或灾情预估。
应急响应支持:快速制作地震发生后震中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、人口分布、交通路线等专题图,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持。
更多QGIS分析工具使用方法和问题,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。转载须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