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高程模型(DEM)、数字表面模型(DSM)和数字地形模型(DTM)是地理信息系统、遥感及地形分析中常用的三种核心高程数据模型。尽管在实际应用中,DEM 常被用作一个统称来泛指各类高程数据,但在具体场景中,三者具有明确区别。理解它们的定义与适用情境,对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至关重要。
基本定义
DEM(Digital Elevation Model):即数字高程模型,是用于表示地表高程的空间分布的数字模型。它通常以规则格网或三角网形式组织高程数据。从概念上讲,DEM 是 DTM 和 DSM 的超集,是一个更广泛的总称。
DSM(Digital Surface Model):数字表面模型,指包括地表自然要素和人工建筑物(如树木、房屋、桥梁等)在内的顶部高程模型。DSM 反映的是地物表面的实际高程,常用于城市规划、建筑物提取、通信基站布设等场景。
DTM(Digital Terrain Model):数字地形模型,特指仅表示裸地面(Bare Earth)的高程,即去除了所有地表附着物(植被、建筑物等)后的真实地形起伏。DTM 常用于地形分析、洪水模拟、地质勘探、坡度坡向分析等领域。
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
尽管 DEM 一词在实际工作中常被用来笼统地指代 DSM 和 DTM,但在严谨的专业语境中,建议根据具体内容选择使用更精确的术语。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描述的高程表面是否包含地物:
- DSM 包含所有地表物体顶部的高程信息;
- DTM 则仅反映地形本身的高程;
- DEM 作为广义概念,可涵盖二者,但在具体语境中应明确其所指。
例如,在林业应用中,如果需要分析树高,通常会使用 DSM 减去 DTM 以获取植被高度;而在洪水淹没分析中,则必须使用 DTM,以避免建筑物和树木对水流模拟造成干扰。
如何正确选择使用?
- 若关注的是包括建筑物和植被在内的“视觉表面”,应使用 DSM;
- 若需研究地形本身的地貌特征,如山谷、河流、坡度等,则应使用 DTM;
- 在不强调地物影响或上下文已明确所指的情况下,可使用 DEM 作为通称。
综上所述,尽管日常工作中DEM可作为方便用语,但在涉及具体应用如三维建模、地形分析、自然资源调查时,强烈建议明确使用DSM或DTM,以避免数据误解和误用,提升专业表达的准确性。
更多问题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。转载须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