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随气候变暖,全球洪涝灾害给人们带来的风险每年增加。
本文将分几个章节,讲述如何分析洪涝风险,并一步步制作洪涝风险专题图。
凤凰地理社区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转载需标明出处
数据准备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第一步,找数据
洪涝灾害的形成受多方面影响,本文聚焦于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,即地形、水系分布、降雨、土壤渗透率。
地形(DEM):
12.5米分辨率 获取地址,选择ALOS PALSAR产品
30米分辨率 获取地址。
水系分布:河流、湖泊,参考公开数据或OSM。
降雨: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https://data.cma.cn/
土壤渗透率:世界土壤数据库(HWSD) https://gaez.fao.org/pages/hwsd
为进一步评估受灾影响,还需要行政、人口和基础设施数据。
行政区划:阿里云在线接口。
人口分布: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。
基础设施分布:参考公开数据或OSM。
数据处理
1.选择参考系
根据分析区域地理位置,选择合适的投影坐标。下图是QGIS中给出的适合国内的常用CGCS2000投影。请根据你的经度位置,选择一个。

2.统一投影
在进行分析前,将用到的所有数据重投影到你上一步选择的参考系下。
点击这里,了解重投影。
3.高程数据填洼
见 如何分析洪涝风险并制作专题图(二)
数据获取或数据处理遇到问题,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