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春天的到来,许多师生都渴望走出教室拥抱自然。这正是引导学生参与考察并了解自然的绝好契机。
如何设计核心研究问题
无论是教师主导还是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项目,确立一个清晰的有驱动性的问题是关键所在。
我认为理想的探究问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:
第一要具备可操作性,能方便的通过智能设备采集数据;
第二能与地理位置相关联。
例如:溪流不同河段的小龙虾种群分布有何差异?城市建筑风格如何体现区域特色?校园哪些区域的蒲公英分布最为密集?
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场景,又能通过地理空间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获得解答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像"土星引力场特征"这类超出实际观测能力的问题,并不适合作为户外实践选题。
设计考察过程
有了问题,如何创建一种简单可靠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就变得很重要。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,使用数据表单的形式来收集更为便捷。
如记录必要的基础信息:日期、时间、地点、学生团队 ID 等。
使用专业设备,收集数据:气温、水温、空气质量、土壤湿度等。
注意!在设计数据收集时,需要思考如何分析数据。因为不同的问题会需要不同类型的数据。
观察分析数据
如何浏览收集到的数据呢?考虑到数据大都与地理位置相关,所以优先考虑ArcGIS(付费)和QGIS(开源免费)。直接将数据拖入这些软件中浏览即可。
如需要分析位置关系,他们都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功能。
如计算哪里最多和最少?哪里最远?都包含了什么?附近有什么?有什么变化?等等……
点击这里,快速上手QGIS。
归结总结
归纳总结是最为重要的。形式可能是一篇作文、PPT或视频。在这个过程中,重点是如何将数据结果呈现出来。
我们选用的是九州图绘,因为他提供了各类标记符号、操作方便,甚至可以直接做成的动画。我们再将制作出的效果,插入文档、PPT或视频中。

如果你在数据处理、效果制作遇到困难,欢迎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