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制作如上图所示的,线缓冲区呢?使用QGIS很容易实现。本文提供两种实现思路,根据你的使用场景,请自行选择。
思路1:要制作线缓冲区,其实是根据一个矢量线图层,使用缓冲区算法,构建另一个矢量面图层。
使用工具:图形表达式(Geometry by expression),应用算法:集合图形>Buffer
注意:Buffer算法中的distance参数是缓冲区距离,请根据你的矢量数据参考系设置(投影坐标,还是地理坐标)
点击这里,了解更多坐标系信息。
点击这里了,了解如何重投影。


思路2:使用矢量图层样式,给简单的线符号增加特定面符号。
使用工具:图层样式,添加几何图形生成器,应用算法:集合图形>Buffer

虽然两种思路都可以制作线缓冲区,该如何选择呢?
他们的核心区别就是,思路1生成了缓冲区数据,方便导出和后续计算,是一次性生成的固定数据。思路2只是按照符号,构建了一个复合型符号,无法导出,但会根据原有矢量数据的位置,实时计算。
综上,我给出一个武断、粗浅的结论是:如果需要后续计算或导出缓冲区数据,请选择思路1。如果只是作图浏览,请选择思路2。
有更多问题,联系我们。欢迎交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